性能是用戶眼中最重要的形象,因此大部分企業都想獲得高性能的產品,以便獲得用戶認可,吸引更多用戶使用,降低投產后的風險。通過性能測試,可以驗證軟件系統是否能夠達到用戶的性能要求,并發現軟件系統中存在的性能瓶頸,優化軟件,最后起到優化系統的目的。但在實際開發過程中,受各種條件的制約,性能測試往往不太受到重視,比如:項目開發周期太短,來不及執行性能測試就急于上線等。本文就從這個角度出發,聊聊在企業中,如何更好的開展性能測試工作。
首先必須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,凡事有備則無患,做好準備工作可以大幅提升測試效率和質量,性能測試的準備工作包括但不局限于:
1. 確定好被測模塊:在有限的時間內,只能對一些核心、重點的功能執行測試,因此在準備階段,需要確定好在有限的時間里,重點需要對哪些功能進行測試,這個過程可以和項目組其它人員,如:產品經理、開發等具體進行討論。
2. 確定被測模塊的性能要求:性能要求有哪些?具體的指標時多少?了解這些情況后,可以針對性的對我們關注的性能要求執行測試,同樣可以提升測試效率
3. 熟悉業務和性能要求,設置合理的場景。好的場景可以盡量模擬出真實的業務環境,盡量保證測試結果的可靠性。
4. 其它的準備:測試用例的準備、測試數據和腳本的準備等
其次,要有一個規范和合理的測試流程。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,可以把測試分為兩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是開發階段的性能測試,第二個階段用戶環境的性能測試。一般來說開發環境的軟、硬件配置更低,而用戶環境的軟硬件配置會更好。開發階段更多的是關注軟件本身的缺陷,因此可以針對性的開展:并發測試、穩定性測試、大數據容量測試等工作。用戶環境測試更多關注系統上線后的整體性能表現。當然如果開發階段可以保證配置和實際環境的配置一致,則可以將性能測試都在開發階段完成,只需要在用戶階段進行性能驗證即可。
第三,測試人員要選擇一些合適的監控工具,一款好的監控工具,會幫助我們更快的定位問題,節省定位缺陷和解決缺陷的時間,從而提升發現問題定位問題效率。常見的監控工具如下:
1. linux常用監控工具:top、vmstat、free、df、sar、iostat、netstat等,一般是多個命令配合著用;
2. java應用常用監控工具:jvisualvm、jconsole、jmap、jstat、jstack。
最后,測試人員要養成做好總結、分析經驗教訓的習慣,可以給下次性能測試積累經驗,并針對性的開展測試和快速的定位性能問題。
>>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28benet.com/zhuanye/2021/67404.html
聲明:本站稿件版權均屬中公教育優就業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。
1 您的年齡
2 您的學歷
3 您更想做哪個方向的工作?